一九四八年初冬,淮海战役枪炮声给我留下不太清析的记忆,但是,七十多年过去了,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,每每想起,就会有一种父子之情难以言表。
那时我四岁,父亲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,服从战时需要,参加了支前民工小土车队,为八路军运送物资,从战役打响到取得胜利,大约是两个月之久,出发时母亲很是泛愁,她自己在家要照管好我二姐,我哥哥和我,很不容易啊,更主要的是时刻担心炮火中我父亲的安危。每听到远处传来沉闷的大炮声,母亲的心都会紧缩着,有时通宵不眠。
大约五十多天过去了,难熬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,村里传说“小车子队今晚能回来啦!”此时我们仨依偎在母亲的身边,互相看着却不知要说什么。突然,八岁的哥哥索性去迊父亲,我也哭喊要跟他一起去,哥哥这次算是仗义,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。
出了埠子西圩门又走了约二里路,在一个叫马集子的小庄子附近,和好多人都在那里跷首西望,等着各自的亲人归来。
斜阳渐渐地下落,后来天就黑了,所好还有满天星辰送给微弱的光线。“来啦来啦”,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,接着等候的人群一起往前迎接,我们俩在昏暗中一个一个去近距离辩认,终于我到了父亲,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喊了声“俺大”,扶住他的车子,父亲早上从安徽省灵壁出发,走了一百多里路,此时忘掉了疲劳,扎稳车子,弯下腰把我抱在怀里然后放在车子上,他推着车大步往家赶,我趁着星光仰视着父亲满是胡茬的脸,他胸前佩上一个长方形牌子,后来听说是民工支前光荣征,附有“打倒蒋介石,建立新中国”的口号。
父亲辞世六十四年了,我也早已浓霜盖顶了,坐在父亲车上的短短时光我从来没忘。
作者系宿迁市老年大学文学班学员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平台十大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